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

彌勒續解上帝的【道德經】與【河上公章句】的政制改革,王者之道

續上篇【道德經】的秘密,還有 補充的【河上公章句】,關於政策的改革:

河上公章句
第三十章 儉武
「以道佐人主者」,謂人主能以道自輔佐也。「不以兵強天下」。以道自佐之主,不以兵革,順天任德,敵人自服。「其事好還」。其舉事好還自責,不怨於人也。「師之所處,荊棘生焉」。農事廢,田不修。「大軍之後,必有凶年」。天應之以惡氣,即害五穀,盡傷人也。「善有果而已」,善用兵者,當果敢而已,不美之。「不敢以取強」。不以果敢取強大之名也。「而勿矜」,當果敢謙卑,勿自矜大也。「而勿伐」,當果敢推讓,勿自伐取其美也。「而勿驕」,驕,欺也。果敢勿以驕欺人。「不得已」,當過果敢至誠,不當逼迫不得已也。「而勿強」,果敢勿以為強兵、堅甲以欺凌人也。「物壯則老」,草木壯極則枯落,人壯極則衰老也。言強者不可以久。「是謂不道」。枯老者,坐不行道也。「不道早已」。不行道者早死

補充解釋:開刪引號「」之內是【道德經】原文,章句解釋亦很易明白,兵道並非王者之道,而「」字為首的句子,亦講明不以強兵欺人,只在逼不得已情況下才用兵。之前第三十六章記載:「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」。最後三句,就如我所講,古代亡國之君,就係「窮兵逐武,好大喜功」,這亦係 神的道,天理所不容!

第三十一章 偃武
「夫佳兵者,不祥之器」,佳,飾也。祥,善也。兵者,驚精神,濁和氣,不善人之器也,不當修飾之。「物或惡之」,兵動則有所害,故萬物無有不惡之者。「故有道者不處」。有道之人不處其國。「君子居則貴」,貴柔弱也。「用兵則貴」。貴剛強也,此言兵道與君子之道反,所貴者異也。「兵者,不祥之器」,兵,革者。不善之器也。「非君子之器」,非君子所貴重之器也。「不得已而用之」。謂遭衰逆亂禍,欲加萬民,乃用之以自守。「恬淡為上」。不貪土地,利人財寶。「勝而不美」,雖得勝而不以為利己也。「而美之者,是樂殺人」。美得勝者,是為喜樂殺人者也。「夫樂殺人者,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」。為人君而樂殺人者,此不可使得志於天下矣,為人主必專制人命,妄行刑誅。「吉事尚」,左,生位也。「凶事尚」,陰道殺人。「偏將軍居」,偏將軍卑而居陽者,以其不專殺也。「上將軍居」。上將軍尊而居陰者,以其專主殺也。「言以喪禮處之」。上將軍居右,喪禮尚右,死人貴陰也。「殺人之眾,以哀悲泣之」;傷己德薄,不能以道化人,而害無辜之民。「戰勝以喪禮處之」。古者戰勝,將軍居喪主禮之位,素服而哭之,明君子貴德而賤兵,不得以而誅不祥,心不樂之,比於喪也,知後世用兵不已故悲痛之。

補充解釋:配合上篇,兵為不詳之器,「不得已而用之」,養兵千日,用在一朝,只是保家衛國。還有兵器亦係「凶器」,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為火藥,但中國人無再發展,只造成煙花與爆竹,用於喜慶之時,就係「化戾氣為呈祥」;留意很多「」與「」,無論勝方與敗方,皆「以喪禮處之」,喪禮只辦一次,你哋唔會年年辦喪事的,只由死者後人春秋二祭(拜山),就係關於你哋學魔鬼(美國)的所謂「悼念」,戰敗者只將仇恨留給後代,而戰勝者就係向人傷口撒鹽,年年挑釁、踐踏,這是美國佬的「離間計舉一實例, 日本官員去拜祭靖國神社,悼念死難的軍人,中國人即刻著曬火,係咁譴責,破口大罵,同樣中國每年悼念南京大屠殺,日本人雖然唔敢出聲,因為他們祖宗做錯事,但係佢哋心裏面就會算計,你哋中國人係咪想報仇呀?互相挑釁,互相猜忌,互不信任,中咗美國佬的奸計,日本剛剛又同美國訂三百幾億美金的軍備,佢又發達啦!點解中國一路講想亞洲區和平,周圍的國家都唔信,因為你哋咁樣做,即係好記仇,所以個個都買武器自保, 教中國人是王道正宗,古代有不少智計謀略出眾的謀士,你哋竟然中了魔鬼的詭計,一代不如一代,真係丟晒架!你哋根本無資格從政,俾人牽住走而不自知,難怪《以西結書》記載為「廢柴」,愚不可及!以後再冇什麼悼念、和平記念等,只寫在歷史書,一笑泯恩仇!世界才有真正的和平。

第三十一章 聖德
「道常無名」,道能陰能陽,能弛能張,能存能亡,故無常名也。 「樸雖小,天下莫能臣也」。道樸雖小,微妙無形,天下不敢有臣使道者也。「侯王若能守之,萬物將自賓」。侯王若能守道無為,萬物將自賓,服從於德也。「天地相合,以降甘露」,侯王動作能與天相應和,天即降下甘露善瑞也。「民莫之令而自均」。天降甘露善瑞,則萬物莫有教令之者,皆自均調若一也。「始制有名」,始,道也。有名,萬物也。道無名能制於有名,無形,能制於有形也。「名亦既有」,既,盡也。有名之物,盡有情欲,叛道離德,故身毀辱也。「夫亦將知之」。人能法道行德,天亦將自知之。「知之,所以不殆」。天知之,則神靈祐助,不復危怠。譬道之在天下,「猶川谷之與江海。譬言道之在天下」,與人相應和,如川谷與江海相流通也。

補充解釋:這裡就見到「無名」與「有名」,首尾呼應,第一章的 上帝兩父子,亦係這些預言的結束,「始制有名」,係所講的教育與政治改革,由神之子開始新制度,「猶川谷之與江海。譬言道之在天下」,將會遍及天下,一統推行。主題「聖德」就係聖人(神之子)的功德!另外開始道經首尾四章,與德經兩章,到這組的結束,道經用了二十章,加上德經兩章,20+2=22,頭尾兩組雙位數合併係 2022年,這個就係開始時間。

★最後補充一有趣之事,發現一寫聖人的網頁,剛在29/12/21更新一篇,與我在討論區發帖同步,有以下的記載:
原文網頁
https://www.yamab2b.com/zhouyi/MjVicWc=.html

聖人未有出山意,世人頻喚若奈何。
如是聖為名利來,其與黎庶何相異?
若非事局逼迫出,深山一夢輕萬古。←←上文第三十章出現的「逼迫」
甲申甲午瞞天海,甲子世知已歸田。
百年復有聖人出,方得昇平致太平
附註:此詩一不是預言詩(雖然其間有一點 點預言的成分),二不是古人所作(更非託古所 做)。乃是近年來圍繞推背圖44象和紫薇聖人臨 凡的討論越來越多,筆者也參與其間(不要誤 會,這裡的參與只是討論,絕無狂妄到自稱聖人的地步),前日遇一易學前輩(功力極深),問及此事,他以此詩贈我。詩中明言當下聖人聖女皆為偽作,一家之言,孰是孰非,當以時間驗之。

解說:首三段講到聖人未現身,還逍遙自在,除非時局緊張才現,用「逼迫」與上文【章句】三十章解釋相同;第四段,寫咗三個甲年,甲申(2004)甲午(2014),瞞天過海,少了「過」字,代表這兩時年已過去,在下個上元甲子(2044)還有兩個,甲辰(2024)與甲寅(2034),「甲子世知已歸田」,《易經》記載「田」代表「天」,意思:2044年世人已知聖人已歸天。現在彌勒聖人(神之子)未現身,已講定聖人不在世,他知道聖人好短命,還有隱藏的兩個時年,2024-2034,彌勒在2030歸天,正在其中;另外這四個時年兩現(過去)、兩隱(未來),第一個甲申(2004)正是紫微降世之年,最後的甲寅(2034)的中國統一之戰,亦與他有關,一頭一尾,又係首尾呼應,最後一段,「百年復有聖人出」,步虛大師預言》百年後,最後一首詩就係紫微出生,中間一句「深山一夢輕萬古」,亦提示步虛當年上五台山隱世修行,頭尾段「聖人」共用;「方得昇平致太平」,《金陵塔碑文》的「能逢木兔(2035)方為壽」,才是天下太平年,亦符合這詩句的排列與時年,前一段講聖人走咗,又有聖人出,因為唔止一個聖人,紫微與天使出山執手尾。估唔到還有很多隱世高人!會否是眾軍之一呢?他們早已潛伏人間,可能有些已經覺醒,只在等候 的安排。

上兩篇文章開始破解【道德經】,而德經只用頭尾兩章,有點奇怪,它由38至81章,共有44章,《推背圖》的44象,44-2=42,42象魔鬼擾亂人間秩序,另外係佛家的四十二章經,由道德經指示睇佛經,如下:
佛說四十二章經
後漢西域沙門迦葉摩騰、竺法蘭譯
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,身體有金色,項有日光,飛在殿前,意中欣然,甚悅之。明日問群臣:「此為何神也?」
有通人傅毅曰:「臣聞天竺有得道者,號曰佛,輕舉能飛,殆將其神也。」
於是上悟,即遣使者張騫、羽林中郎將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,至大月支國寫取佛經四十二章。在第十四石函中登起立塔寺,於是道法流布,處處修立佛寺。遠人伏化願為臣妾者,不可稱數,國內清寧,含識之類蒙恩受賴于今不絕也。
經文
佛言:「辭親出家為道,名曰沙門,常行二百五十戒,為真道行,進志清淨,成阿羅漢阿羅漢者,能飛行變化,住壽命,動天地;次為阿那含,阿那含者,壽終魂靈十九,於彼得阿羅漢;次為斯陀含,斯陀含者,一上一還,即得阿羅漢;次為須陀洹,須陀洹者,七生,便得阿羅漢;愛欲斷者,譬如支斷,不復用之。」
佛言:「除鬚髮,為沙門,受道法,去世資財,乞求取足,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,慎不再矣!使人愚弊者,愛與欲也。」
佛言:「眾生以事為,亦以十事為惡。身三、口四、意三。身三者:殺、盜、婬;口四者:兩舌、惡罵、妄言、綺語;意三者:嫉、恚、癡,不信三尊,以邪為真。優婆塞行五事,不懈退,至十事,必得道也。」

解說:首先典故在後漢(公元166年),皇帝得到啟示派人去天竺取經,此經記錄佛祖的四十二段對話,比唐三藏還要早;經文開始第一段,佛祖講及阿羅漢與神通,就係配合《彌勒下生經》,那篇記在最後一段,而這裡是最初,又玩首尾呼應,連番戲,佛門弟子應聽過,阿羅漢得三明,佛、菩薩有六神通,三明是指天眼明、宿命明與漏盡明,但這裡佛祖講:『能飛行變化』,這是如意(神足)通,又唔對版?上帝 最喜歡打亂次序四圍放, 傳中國人河圖洛書,演化出《周易》,道與其他奇門雜學,而古代不少易經高人都寫下預言書,但無記載可得神通,就係記在佛家,他們可以修得天眼明與宿命明,這是文科,而佛家講阿羅漢只得三明,意思係未能盡得六神通,並無特定,係視乎個人的天份。還有留意「阿羅漢」重複多次,又係聖經頭尾括起中間這招,第一、二次相連,第二、三次一組,中間有「十九」,第四、五次一組,中間「七生」,一上一還(下),魔鬼作孽要還,係提示前後兩組數字,一上天,一下地獄,「一念天堂,一念地獄」,上帝 的特別標記玩數字謎,七死七生即七次輪迴,係七年審判的生死劫,19+7=26,  還有首尾數,「二百五十戒」、「真」、「支」與「復用之」(支),250×4+250×4=2000,2026年完結,先死後生,過到死劫就生機重現,大鑊嘢!還有重複用「」,2026+4=2030,2030+4=2034,四諧音死,中國人好忌用,這就係中國出大事時年。第二段係講愛與欲是修行大忌;第三段就係佛家的五戒與十善。其他都係講修行者之心,自己參詳。

彌勒 (上帝之子)
辛丑年十一月廿六日

2021年12月28日 星期二

再破解【道德經】的聖人(人子)預言,還有【河上公章句】亦係上帝的傑作

上篇已講解【道德經】一些秘密,既然係 上帝真傳,當然唔止咁簡單,先係首尾呼應,然後睇中間,開始部份二加七共連續九章, 用「」字代表,近代瑪雅長老補充10年,玩加減十數,這裡一樣,第9章加10是19章,發現18、19章提到仁義與第8章相同,跟住最後係36與37章減10,係第26與27章,至到32章共七章,就如開始分成二、七兩組,前文提到:心與言政事,先講及修心的仁義,跟住係「談政治」,還有道家天干地支五行,二七為火,今次審判玩火,炎症、火山與戰火。先睇以下兩章。

第十八章
大道廢,有仁義智慧出,有大偽;六親不和,有孝慈;國家昏亂,有忠臣。
第十九章
,民利百倍;,民復孝慈,盜賊無有。此者以為文,不足。故有所屬:見素抱樸,少私寡欲。無憂

解說:這兩章互相關連,留意同顏色字,第十八章,大道被廢棄了,才知道仁義的重要;人為機巧的智慧出現,於是有嚴重的偽詐,機謀巧計只為財;家庭六親不能和睦,才能顯示真正;國家陷於混亂,才能見到誰是忠臣。就如「」分陰陽,有邪惡,亦有正義,等你們可區分而行「正道」,而 甄選的亦是這些義人。第十九章,頭三組的內容,都與上一章的仁義孝慈智慧有關,但含意有問題,無聖人智慧提點,百姓只會俾人「老點」;不,見利忘義,老豆都出賣啦!何來孝慈?先睇後面,「此者以為文,不足。」這些記載文字不足以表達,「故有所屬」,「」同音別字「」,係另有變化;跟住最後句,玩三對三,最後一句「」與三組相同,「無憂」就係「無有」的諧音,這一組正確,頭兩組抽出「」「」,聖人智慧 - 民利百倍,大仁大義 - 民復孝慈;這是 上帝的「」,聖經的怪招,前言不對後語,倒轉晒來講,睇睇下發覺唔對板;後人照字面解,全部出錯,還有「」「」倒轉係「棄絕」,睇見你哋咁樣解書,都激到要「氣絕身亡呀!上帝 好鬼搞笑,預咗你哋錯晒,寫定台詞俾我!「跟官唔好唔知官姓乜」,你哋真係唔知 上帝姓乜, 風趣幽默,好玩得㗎,唔係點過千年、萬年呢?

跟住七章分開兩部份,就係七言詩手法,四字詞與三字經組合,前四篇插入上帝之子預言,後再談政治。

第二十六章
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。雖有榮觀,燕處超然。奈何萬乘之主,而以身輕天下?輕則失本躁則失君
註解:輜重,行軍時由運輸部隊攜帶的軍械、糧草、被服等物資。
            榮觀,《老子》:“雖有榮觀,燕處超然。” 河上公 注:“榮觀,謂宮闕。”

解說:頭兩句與尾兩句相關,先睇「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。」聖人行走,有軍用運輸跟隨,古語有云:「三軍未動,糧草先行」,這是指上帝之子最先降世,天國眾軍隨後才到;「雖有榮觀,燕處超然」,神之子 稱為萬王之王,但不是住在皇宮,身輕如燕,無官一身輕, 並非政壇中人,燕子為侯鳥,所謂「燕飛」, 身處中國南方。跟住係教誨,「奈何萬乘之主,而以身輕天下」?就係天子只顧自身,點能治天下,「重為輕根,輕則失本」,要知輕重,「靜為躁君,躁則失君」,靜即「剩係」,只係做個燥(暴)君,就會亡國,要知道任用賢能;再講中國節日,主要和神話有關與拜神,但有兩個特別的,是端午節(五月五)與重陽節(九月九),這兩個關於凡人,亦係 所給予皇者的提點,留意日子合併係「九五」之尊。楚國大詩人屈原勸諫君主,激怒楚王而被放逐,後來楚國被秦國打敗,屈原投江自盡。當年的楚王就係燥暴之君,屈原就係忠臣;而桓景見到異象登高避災,係提醒要重用能人異士(神僕)。留意屈原,名,字,名字合併係「平原」,《創世記》示拿地(中國)的平原,全人類的發源地。上帝 最喜歡玩字謎。古代君主為天子,天命所歸,都無節日記念,孔子稱為萬世師表,同樣係無節日,凡人切勿「妄自尊大」!

第二十七章
善行無轍迹,善言無瑕讁;善數不用籌策;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,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。是以聖人常善救人,故無棄人;常善救物,故無棄物。是謂襲明。故善人者,不善人之師;不善人者,善人之資。不貴其師,不愛其資,雖智大迷,是謂要妙

解說:先講聖人,以善心救人,不會輕易放棄,亦重視用物,不會貪新厭舊,物盡其用,襲明為聰明智慧之道。跟住係教誨,善人引申為師長,作育英才,就係真正的回報。「不貴其師,不愛其資」,不是只求名聲,與及為了金錢,這至為重要!這就係現今的所謂高等教育,不單是塡鴨式,而且都係沽名釣譽的學店,與政府扯貓尾,強逼百姓進獻金錢,根本有違教育的本意,這亦係神之子要修正的事,不只教育人類,還有教育制度。

第二十八章
知其雄,守其雌,為天下谿。為天下谿,常德不離,復歸於嬰兒。知其白,守其黑,為天下式。
為天下式,常德不忒,復歸於無極。知其榮,守其辱,為天下谷。為天下,常德乃足,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,聖人用之,則為官長,故大制不割
註解谿同溪,山谷,山間河流。
            忒音戈,過分,過甚,通「太」。

解說:這裡首三組句子講到「德」,「常德不離,復歸於嬰兒」。 保持德行,不離棄如嬰兒一樣,就係《馬太福音》18.4 要如小朋友的謙卑、純潔,才可上天國。「常德不忒,復歸於無極」。保持美德並不過分,才達至無極之化境。「常德乃足,復歸於樸」。德行好自會知足,知足常樂,能忍自安,就能樸實無華,反樸歸真,谷與谿相通,即第一組的嬰兒,又係首尾呼應。「樸散則為器」,樸即「木素」,可雕琢成器具(才);「聖人用之,則為官長,故大制不割」。配合上一章講改教育制度,聖人會恢復科舉制,考官員,任用賢德與有才華之士,並非用選舉與魔鬼教學的人,要治國平天下,此制度是不可分割的。

第二十九章
將欲取天下而為之,吾見其不得已。天下神器,不可為也,為者敗之,執者失之。故物或行或隨;或歔或吹;或強或羸;或挫或隳。是以聖人去甚,去奢,去泰

解說:這裡引用【河上公章句】作解釋,「將欲取天下」欲為天下主也。「而為之」,欲以有為治民。「吾見其不得已」。我見其不得天道人心已明矣,天道惡煩濁,人心惡多欲。「天下神器,不可為也」。器,物也。人乃天下之神物也,神物好安靜,不可以有為治。「為者敗之」,以有為治之,則敗其質性。執者失之。強執教之,則失其情實,生於詐偽也。「故物或行或隨」,上所行,下必隨之也。「或歔或吹」,歔,溫也。吹,寒也。有所溫必有所寒也。「或強或羸」,有所強大,必有所贏弱也。「或挫或隳」。載,安也。隳,危也。有所安必有所危,明人君不可以有為治國與治身也。「是以聖人去甚,去奢,去泰」。甚謂貪淫聲色。奢謂服飾飲食。泰謂宮室臺榭。去此三者,處中和,行無為,則天下自化。一開始已講聖人推行無為之治,這裡再講清楚不能以有為治國,聖人、君主都要以身作則,上行下效。跟住睇下 上帝的啟示

節錄《河上公章句》第三十八 論德
「上德不德」,上德,謂太古無名號之君德大無上,故言上德也。不德者,言其不以德教民,因循自然,養人性命,其德不見,故言不德也。

第二十七篇 精覺歌
不覺精神 無心 還回今時心和日
天說道德忘失世 東西道教會仙境
末世汨染儒佛仙 無道文章無用世
孔孟讀書稱士子 見不覺無用人
阿彌陀佛道僧任 末世舊染失真道
念佛多誦無用日 彌勒出世何人覺
河上公之道德經 異端主唱將亡兆
自稱仙道咒文者 時至不知恨歎

解說:之前解釋「宮闕」出自河上公,祂是修仙道之古人,但解德經一開始就有古怪,「上德,謂太古無名號之君」,太古即混沌初開,無名號的是 上帝,但第一章的「無名天地之始」,竟然冇用這解釋,寫到古靈精怪,最鐘意分開晒要玩併圖;另外 神教吟詩作對,用押韻字,就如諧音,「上」與「上」就係同韻字;「德大無上,故言上德也」。聖經與佛經的至高者與無上聖佛,「至高無上」的兩父子。「不德者,言其不以德教民」,不以德教民?德經要來何用?「因循自然,養人性命,其德不見」,只順其自然,只求生活享受,不重品格;又係 上帝的絕學,講反話!「不德」同音不得,即不可以!前文都講係非常重要,係一定要教。跟住睇《格庵遺錄》第二十七篇,「天說道德」,神 教道德,「忘失世」,背忘這教誨,世界亦不能存在!還有講讀書人,同樣上文《道德經》第二十七章,講聖人(神之子)改教育制度,又係玩相同數字編碼;關於彌勒降臨,尾二的一段,「河上公之道德經」,《道德經》係李老子(我-上帝)的,是指這本《河上公章句》,「異端」就係這段解釋倒轉了,「主唱」係 上帝(神)講,「將亡兆」,如果全國君民皆不重「德」,國家亦要亡! 再補充提醒大家,因為《道德經》用詞非常高深,所以再加一本註解,亦等 神的僕人可以名留千古!這四章全部是聖人與教育,還有三章講政治,在下一篇文章發表。


彌勒 (上帝之子)
辛丑年十一月廿五日